为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,提升全体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知,促进体育俱乐部的发展。近日,体育教研室召开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培训会,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杜兴彬主持,基础教学部主任刘瑞平及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。
会上,刘瑞平主任对体育俱乐部的内涵做了深入剖析,重点阐述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三个问题,即“为什么”、“做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的问题。
一、为什么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?
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文件精神,体育课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,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,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,形成终身体育意识;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,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;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精神,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。
二、体育俱乐部教学要做什么?
继续推进MK体育的体育教学改革,拓展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开展,增加网球、啦啦操、跆拳道、健身、瑜伽、体育舞蹈及轮滑等至少7个项目;体育教师要向学生宣贯体育俱乐部的精神,让学生体会体育俱乐部给自身带来的益处,并深刻理解体育是“教育之需”,是“学生之需”。
三、怎样开展好体育俱乐部教学?
教师要提升业务水平,开展第二课堂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建立高水平运动队,形成了“一大于一”的课内外“一体化”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。

通过此次会议,教师们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了深刻认识,大家明确了目标,认清了定位,充满了信心,纷纷表示一定会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为MK体育体育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。